[ OUR CULTURE ] 是深圳原创时装周推出的全新栏目,旨在从不同的角度深入诠释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之美。此栏目从我们自身的文脉根基开始,以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为魂,看当代设计师如何用现代语言和艺术灵感去演绎“新中式美学”。
彝族分布于云南、四川、贵州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。云南省绝大部分县市都有彝族分布,彝族历史悠久,早在公元前就已出现于我国史籍,其先民是与氐羌有渊源关系的"昆明"人。
01. 彝族服饰
彝族/ 彝族服饰多彩多姿,可区别的有近百种。 /
彝族服饰是彝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,是一部形象的史书,是穿在身上的历史,穿在身上的活文化。它始终都在默默地述说着彝人古老的神话、传说、历史和审美趣味。
女子服饰
女子服饰里最特殊的属——查尔瓦(瓦腊)和披毡石都。
查尔瓦(瓦腊)是山区彝族人民生活中的必需品,它形似斗篷,有长有短,长的可至膝盖之下,有的下端还饰有长穗流苏,白天披在身上遮风挡雨,夜晚则可以当被褥。缝制一件查尔瓦,需要高山牧区绵羊毛,洗净搓捻成线,再用传统的手工织布拼接,通常需7幅或9幅毛料而制。
居住在山区的彝族,无论男女,均身披一件“察尔瓦",它形似斗蓬,用羊毛织成,长至膝盖之下,一般为深黑色。白天为衣,夜里为被,挡兩挡雪,寒暑不易。
披毡彝语称“石都”,是凉山彝族基本服饰之一,而小凉山大部分穿搭察尔瓦居多。披毡用绵羊毛擀制而成,形似斗篷,上端部分用一羊毛绳穿过收找为衣领,各地区披毡褶裥折叠有所不同,有的5-6厘米,有的6-8厘米,有的无褶。
男子服饰
男子服饰里最特别的属
象征武力和英雄的发式和装饰。
"天菩萨"是象征男性尊严的发式,神严不可侵犯,他人严禁触摸。
包头(英雄结):青,中男子头饰,为用黑色,深蓝色棉布缠裹头部的包头,并在右上方的一端缠裹成长形尖状的椎髻,为"英雄结"。
英雄带:彝族尚武,英雄带而是男子威武骁勇的标志,以前男子有佩刀的习惯,英雄带便是传统"刀带",用来悬挂刀具和刀鞘,现今只保留刀带为装饰。
彝族服饰文化内涵
1、尚黑
“黑彝"无论男女老少当全身着黑色,以黑为贵,以黑为美。不做彩色装饰,以黑色或蓝色做装饰。裙边镶黑布条,以布条宽度彰显高贵。年迈女性只着黑裙。“白彝”女子服饰则立颜六色,艳丽夺目。
从称呼上亦能体现彝人的尚黑心理,凉山彝族自称为“姑苏”,乌蒙与哀牢山的彝族自称为“纳苏”“聂苏”,“诺“与”纳"在彝语中含义都为黑,“诺苏”“纳苏”则译为“黑人”——彝族尚黑心理由此可见。
2、喜红.敬火
红色对于彝族而言,象征着火。借由对红色的喜爱也表达着人们对于火的崇敬。
每家每户均有火塘,他们视之为火神的象征。火又代表了吉祥,因而彝族以驱害除魔、祈求五谷丰登的“火把节”
3、爱黄
彝族人将黄视为大阳,视为希望,视为美丽、光明的色彩。黄是象征着五谷丰收与观乐的色彩。
火把节时彝族少女们人手一把的黄伞。金阳县服饰色彩绚丽多以黄为主调…点点滴滴体现的是彝族人民对太阳的崇拜,对黄色的喜爱。
4、尊虎
古时,彝像人曾以黑虎为圆腾,他们自称“虎族”(罗罗)。
云南楚雄彝族人要过世代相传的“老虎节”,即虎国腾节;云南乌蒙山原是彝族先民的发祥地,今天在服饰上保留了对虎圈腾宗拜的痕迹……
5、崇武
崇武是彝族人重要的民族性格,舞族人以骁勇善战,英不屈而看称。崇武体现了该民族不断向上,乐于进取的精神,在历史的变革中也出现了不少英雄。
6、多神条拜,门物有灵
彝族表现在服装上的多神崇拜除对虎、对火的外,还包括对天地、日月、星辰的崇拜,对龙、鸡、马樱北(杜鹃花)、蕨草的崇拜。
不少地区的彝族扫女服饰上镶有条布,意为“彩虹”。彝族人衣服的领、头帕上绣有太阳花,衣背、前胸、中老年妇女的荷叶帽以及男子毛毡斗立上钉日月形银片。这些都体现了彝族人多神崇拜的信念。